为响应国家教育部关于急救教育试点校的工作部署,特别是在“我为医患办实事,争做贡献促发展”的实践要求下,校医院党支部积极响应“三提三争”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推出“党建引领,急救护航”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校医院党支部把此次品牌创建活动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严治党要求、创先争优活动、本职岗位业务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和激励全体医护人员以及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到急救教育中来,全力践行"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力图实现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的深度融合。此活动主要依托于“万名学生学急救,急救教育进万家”的大型公益教育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全校师生乐于施救、敢于施救、善于施救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我校广大师生在突发事件中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切实保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校园内部营造出“人人皆能急救”的良好安全文化,并通过受训学生的辐射作用,将宝贵的急救知识广泛传播至家庭和社会各个角落,从而大幅提升全社会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有效减少因意外伤害造成的伤亡,共同编织起一张坚实的生命安全保障网络。
借助我校现代化急救实训室配备的高科技教学工具和设备,2024年3月20日“万名学生学急救,急救知识进万家”大规模公益教育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以校医院为主导单位,协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构建联动工作机制,采取多元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以院系为单位分期轮训,以大一新生作为参训人员,每期培训100-160人,利用每周三下午教学研讨日时间或者学生自习课时间进行培训考核,培训师资均为我校省级应急救护培训师。培训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辅以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手段,急救实训室全天候循环展示急救理论知识的教学视频,配合实操演示和考核环节,让学生们全方位、沉浸式地学习各类急救技能。通过学习,学生掌握CPR、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识别及清除、休克和昏厥常见急症救护措施、突发事件避险和伤病员检伤分级救护,面对创伤、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进行识别并展开自救和互救,提高现场施救率,提升在校学生的全面素质。
校医院党支部以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将急救教育融入学校的课堂教育、课外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形成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以军训、急救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的学校急救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普及率。以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为目标,以普及急救基础知识技能为手段,积极开展师生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急救知识进校园宣讲、应急救护技能演练等活动,同时通过学校公共区域显示屏、校园文化墙、宣传展板、横幅等宣传急救知识,多点发力,着力将急救救护知识全面融入校园生活,使师生树牢“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
截至目前,已有近3000名师生通过培训考核获得中国红十字会认证的急救员电子证书。在此基础上,未来三年逐步实现全校所有师生接受急救教育培训的全覆盖。该项目的开展,在学习强国学校急救教育板块进行了报道,在山东省红十字会2024年度应急救护创新案例评选中获得一等奖,使我校在全国各高校以及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引领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吸引了枣庄滕州、德州、新疆喀什等地区的红十字协会前来参观交流。
今后我们将总结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强化典型引领,发挥资源优势,按照详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有条不紊地推进学校的急救教育工作,继续做深做实应急救护教育工作,把项目建设成为教育部急救教育示范基地的标杆样板。努力提高学生急救意识和技能,让急救技能成为师生的必备技能,创建文明校园、安全校园、健康校园,教学生在守护生命中成长,扬急救之帆,为生命护航。